海南网红达人诞生记⑨:从演员跨界网红主播 他们以新手之姿点亮直播带货路
2024-11-23 10:23:55
奇怪的英国战列舰,重心靠后的战列舰-纳尔逊级战列舰
纳尔逊级战列舰,是20世纪20年代英国建造的一型战列舰。该级战列舰不再采用以往英国战列舰常用的艏楼船型,改用平甲板船型,并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教训着重提升装甲防护水平。纳尔逊级舰安装3座三联装16英寸主炮和12门6英寸副炮,装备两台总功率45000马力的蒸汽轮机,但因舰体过重而航速只有23节,机动性较差。
纳尔逊级战列舰于1922年开始建造,同时建造两艘,纳尔逊号(Nelson)和罗德尼号(Rodney),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1927年完工交付服役。
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于1927年完工服役,与日本的两艘长门级战列舰、美国的三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等7艘拥有最大口径火炮的战列舰,被各国海军界人士称为“big seven”。
纳尔逊级在服役后经过了数次规模不大的改装,主要是增强防空火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于航速的限制难以与新式军舰协同行动,该级舰大多是执行护航和为登陆行动提供火力支援的任务。
1943年9月29日在纳尔逊号上意大利的代表签署了投降的协定。1944年纳尔逊号、罗德尼号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役。1945年纳尔逊号开赴印度洋参加针对日本的作战行动,纳尔逊号见证了日军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投降行动。
3座主炮炮塔聚集在一起,中间炮塔安装在高出其前后炮塔的位置上,呈金字塔状排列,为了配平重量舰桥位于舰体舯部靠后的位置。如此设计的目的是将有限的装甲重量最大限度集中在重点部位,需要重装甲保护要害部位的范围被缩小到最小的区域,可以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但是这样的设计造成主炮射界受限制和舰船后部存在死角的缺陷。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动力性能,最高航速比较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有所降低。其舰桥设计与过去战舰低矮狭小的舰桥不同,为远距离炮战观测的需要,设计成将观测设施与舰桥融合的塔状舰桥。
纳尔逊级战列舰在防护设计方面充分吸取日德兰海战的经验教训。在日德兰海战中,双方战列舰的最有效交战距离大大超过战前预计的7000-10000米,而达到了15000~17000米,而且还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个距离上,火炮的弹道变得弯曲,炮弹击中目标时一的俯角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水平防护变得和垂直防护一样重要。
2024-11-23 10:23:55
2024-11-23 05:11:53
2024-11-23 05:09:38
2024-11-23 05:07:23
2024-11-23 05:05:08
2024-11-23 05:02:53
2024-11-23 05:00:39
2024-11-23 04:58:24
2024-11-23 04:56:09
2024-11-23 04:53:54
2024-11-23 04:51:39
2024-11-19 22:13:17
2024-11-19 22:11:02
2024-11-19 22:08:48
2024-11-19 22:06:33
2024-11-19 22:02:04
2024-11-19 21:59:49
2024-11-19 21:57:34
2024-11-19 21: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