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几岁可以改名(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改名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2023-08-18 20:20:58
考古学博士有什么用(考古学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 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考古学博士有什么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考古学博士有什么用
一、 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1. 基础知识结构和要求
考古学虽然属于人文科学,但同时也是一门通贯文理的交叉学科。而且,目前仍然包含在考古学一级学科之下的文物保护方向很大程度上属于理工科,而文化遗产学和博物馆学则属于应用型的二级学科,与普通社会科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考古学博士学位的基础知识的要求十分庞杂,根据不同的二级学科和方向应当有不同的要求。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类基础知识,这就是通用工具型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1) 通用工具性知识
应当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期间已经获得的工具性知识包括外语(至少是英语)、计算机、数理统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有所欠缺的方面必须在博士学位在读期间加强学习。没有这些工具在手,就没有获取核心知识、占据学科前沿、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
其中,外语能够达到熟练交流的能力,能够阅读相关文献和写作专业论文。能够运用计算机为专业服务,包括文献检索、专业制图、文字编辑、数据库应用等。了解数理统计原理,熟练掌握基本的统计技能并能够运用基本的统计软件。熟练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从事相关研究和资料的处理。
(2)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考古学在本质上属于人文科学,属于史学范畴。但当代人文科学特别是史学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多来自于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有广泛的交叉。考古学中有些二级学科如公众考古、遗产管理等与社会科学更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
a. 考古学博士生应当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对前沿史学理论和方法、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批判性能力。应当具有世界史、中国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的基础知识。
b. 中外考古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生还应当在不同方向上对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史学的不同领域有相对更为精深的知识。例如,史前考古方向上的博士生必须对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先秦史有深入的了解,对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乃至相关的民族志有深入的学习;商周考古方向的博士生必须对中国古代史有深入了解,对其中先秦史更要达到精深的程度,并有阅读传统古籍和甲骨文、金文的能力;历史时期考古方向的博士生,必须对中国古代史有深入了解,对相关断代史的学习达到精深的程度,能够阅读传统古籍,有阅读相关的石刻史料、简牍帛书、敦煌吐鲁番文书和版本校勘的能力。外国考古学方向的博士生应当深入了解世界古代史和与博士生特定研究方向相关区域、相关时段的区域史、国别史和断代史。特殊领域和方向的博士生还要求有阅读外国历史学中相关古籍和古文字的能力。
c. 文化遗产管理、公众考古方向的博士生还要求对相关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如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经济学、新闻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有基本的了解。对与研究方向有密切关联的学科的了解更要达到精深的程度。
(3) 自然科学知识
考古学还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密切联系的交叉学科。所有考古学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方法均来自这些自然科学学科,举凡数理化、史地生、农医工无不有所涉及。因此,考古学博士生必须对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有所了解。此外,
a. 考古学博士生其中特别是史前考古、某些专题考古方向的学生,必须具备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地学、生物学、环境学、医学、农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并拥有一定的相关研究技能。
b. 二级学科方向上的遗产保护、博物馆学博士生还要对各自相关的地质学、地貌学、环境学、景观设计、工程规划、美学设计等学科有深入了解,并具备相关研究的基本技能。
c. 二级学科方向上的文物保护、科技考古等博士生最好是出身于理科,亦即要求曾经获得过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医学、农学等学科的专业训练。
2. 核心或专业知识体系
考古学博士的专业知识体系是以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和时代性、区域性的考古学通论为中心的。但包含在考古学一级学科之下的文物保护学、文化遗产学和博物馆学还另有自己专业知识。
考古专业的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获取考古材料需要的知识;二是分析和认识考古材料所含信息需要的知识;三是研究考古材料所揭示问题所需要的知识。这些知识领域均与上述基础知识各系统有密切联系,具体到本学科知识范畴则主要为:
a. 获取考古材料需要的知识主要指田野考古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又分为田野调查和田野发掘,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考古遗址堆积原理,又包括认识和揭示这些遗址堆积物的基本方法、技术及操作规程。其中包括了很多田野考古学的分支学科,如水下考古、航空考古、实验考古、民族考古学、考古测量学、沉积物学、物探等。是考古学博士研究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范畴。
b. 分析和认识考古材料的知识系统主要来自多种考古学的分支学科,如社会考古、认知考古、性别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体质考古、环境考古、冶金考古、美术考古、宗教考古、陶瓷考古、建筑考古、城市考古、海洋考古、农业考古、工业考古等。博士研究生必须具备这些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并掌握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及最新研究动态。
c. 对于考古学问题进行研究所需要的知识系统来自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含考古学史)、中国考古学、外国考古学、专门考古学等二级学科和专门考古学中的很多分支学科。博士研究生必须熟悉上述二级学科通论性知识,对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必须有批判性的认识能力。对相关研究方向的分支学科必须有精深的掌握,对相关研究方向周边的分支学科也要有所涉猎。
d. 近年来的学科发展过程中,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与展示研究逐渐增多,成为学科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大有整合成为文化遗产学的趋势。因此,文化遗产管理、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学等方向的博士生除对上述三方面通论性知识的掌握外,还要对本分支学科的知识系统有深入的了解。
二、 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 学术素养
文化素质:较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国际视野。
科学素质:由考古学文理交叉的学科特色所决定,考古学研究不但必须具备科学研究的精神,还需要具有科学研究的头脑,科学的推理能力,以及对科学的敏感触觉。这其中树立科学理念是考古学博士学位申请人必须具备的基本学术素质。
专业素质:掌握历史学和考古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胜任考古实际工作,特别是田野考古工作并进行考古学和文化遗产学的初步研究,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有基本的判断能力。了解基本的文物法律和法规,熟悉国家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的基本管理系统和行政系统。
2. 学术道德
政治与思想素质:品行端正、身心健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学术道德素质: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基本规范。特别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一定的管理能力。
专业学术道德:遵守考古和文物博物馆系统的基本行规。尊重其他考古科研单位、其他学者和其他考古博物馆从业人员的科研、发掘、调查等劳动成果。遵守相关的保密制度和纪律。
三、 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 获取知识能力
扎实掌握并熟练运用本学科博士学位要求掌握的通用工具性知识,融会贯通考古学博士学位应当掌握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系统掌握考古学的学科核心知识。了解中外考古学历史,了解当代中外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发展的最新趋势。了解本学科中外文的基本文献。具备阅读和使用考古报告的能力。及时翻阅考古学中文期刊,并尽量翻阅数种外文专业期刊(至少是SCI、SSCI、A&H考古学期刊),把握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动态。了解支撑这些学科前沿或学科生长点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了解考古学资料或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性,认识学科的优势和局限性。了解考古遗存的保存状况,掌握考古学资料的获得方法和技术。有能力接近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已经调查和发掘出土的考古实物资料。具备自己亲手获得并在某些方面深入开掘第一手考古资料及其相关信息的能力,如遗址的调查和发掘,相关遗物的采集、测试和分析。
2. 学术鉴别能力
对于当代考古学研究的问题有独立的评价能力,对于当代考古学研究中存在的伪问题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对于相关研究成果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之间的相关性具备评判能力,对于研究方法的合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具备评判能力。
对于已发表的考古资料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对所攻读方向的考古报告和相关论述有能力写出有价值的书评。
对于进行中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的得失具备基本的评判能力。
3. 科学研究能力
对于当代考古学学科的生长点具有敏感的、自觉的认识。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最好能提出具有前缘性的学术问题,或者至少能够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独立设计合理的研究技术路线,具备合理运用相关研究方法的能力。
有独立获取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其中实物材料的能力,包括独立的有针对性的调查和发掘遗址的能力,具备利用与自己研究内容相关的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采集、测试、实验或至少具备对相关测试、实验结果进行评判的能力。
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方向的博士候选人必须在与自己相关的专门科学领域研究方面获得足够的技能训练,在实验技术方面有足够的竞争力。能够设计和完成为解决与自己研究的问题而需要进行的实验,并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批判性评价。同时还应该掌握与课题相关的实验技术,包括对这些技术的原理、实验中使用的必要仪器设备的构造原理,对实验中的质量控制有良好的理解,以利吸收新的实验技术。
博士候选人在获取这些资料和数据中以及在进行实验室从事相关的实验中,必须具备管理、组织、协调和自己动手能力。
4. 学术创新能力
学术创新表现在提出新问题、获得新材料、采用新方法、运用新技术和获得新认识等诸多方面。博士研究生应当在上述几方面具备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
5. 学术交流能力
具备书面、口头以及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等视觉技术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够文图并茂地在各种媒介、学术会议或墙报上介绍相关的学术项目和成果。熟练掌握英语(或其他外语),并能够在国际交流和学术会议上完整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并借此建立自己的学术交流网络。
6. 其他能力
能够撰写考古学、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学以及文物保护技术方面的研究方案或课题申请书,以获得研究所需要的基金资助。
具备在学术交流中的协调和沟通能力。
四、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 选题与综述的要求
考古学博士学位论文应当是考古学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水平应当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因此,博士论文选题应当在考古学学科前沿的范围内选定。同时,论题还应当具有一定的分量,以体现博士候选人在学科理论和方法上的素养、在论证和推理上的能力、对材料取舍的判断力以及论文谋篇布局的精细程度。
论文论证必须逻辑严密,合理铺陈材料。并在研究结论上有所创见,能够提出新的见解,从而推动考古学界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同时,论文在理论、方法上力求有所创新,能够结合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考古材料,研究古代社会。
学位论文应当针对选题作一个透彻的文献综述,详细说明此前研究的成果,也包括对该选题涉及的理论与方法的说明,在此基础上清楚交代选题的意义,以及该选题在理论与方法上的创新。
2. 规范性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从准备材料到完成至少要有2~3年的时间。这样,保证博士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搜集资料、酝酿、写作和修改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的字数原则上要求在5~10万字之间,一般不宜少于5万字,提倡用最为凝练的语言来表述创造性成果。
论文写作必须规范,论文的章节划分、注释、参考书目格式应符合各学校学位管理部门的要求。
考古学博士论文要求图文并茂,插图丰富而不冗余,制图符合规范并注明来源。同时,在能够利用表格铺陈材料的情况下尽量使用表格,以达到简明直观的效果。
博士学位论文在引用他人成果时必须注明出处,严禁抄袭。
3. 成果创新性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应当是原创性成果,需要有学术性的创新。
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包括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新视角,新结论等。优秀博士论文应当达到全面的创新。
本文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委托撰写的“考古学博士学位基本要求”草稿,各节标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格式。
执笔:张 弛
来源:《南方文物》
,
2023-08-18 20:20:58
2023-08-18 20:18:43
2023-08-18 20:16:28
2023-08-18 20:14:13
2023-08-18 20:11:58
2023-08-18 20:09:43
2023-08-18 20:07:28
2023-08-18 20:05:13
2023-08-18 20:02:58
2023-08-18 20:00:43
2023-08-18 14:26:10
2023-08-18 14:23:55
2023-08-18 14:21:40
2023-08-18 14:19:25
2023-08-18 14:17:10
2023-08-18 14:12:40
2023-08-18 14:10:25
2023-08-18 14:08:10
2023-08-18 14: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