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大毒枭糯康被判死刑,拿出600万买命,警方:你也怕死吗
2023-11-27 17:06:31
董万瑞:98年他是副司令,仍奋战抗洪一线,生前问儿子多大官叫大
最近,暴雨侵袭河南,牵动了所有人的心。
这场千年一遇的暴雨,让郑州这座内陆城市只用40分钟,变成了一片汪洋。热搜上一条条求助信息,让所有人担忧。
就在汛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解放军就已经做好准备,我们的子弟兵连夜奔赴到抗洪抢险一线。
风雨中,他们的背影是最让人安心的存在。
回溯到23年前,1998年长江抗洪一线,同是一群人,同样是感动人心的中国力量。
翻阅当年的影像资料,我看到这样一张照片,瞬间破防。
照片中流泪的将军,叫董万瑞。
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中将董万瑞临危受命,带领三万官兵奋战五天五夜,和士兵们用血肉之躯封堵滔滔洪水。
"千年一堵,人间奇迹",年轻的士兵们不辱使命,胜利凯旋。
当列车徐徐驶离车站时,董万瑞再难控制难舍的感情,他眼含热泪,挥手惜别。
直到现在,关于董万瑞将军的故事,将来依然让人感动不已。
1998年8月7日,是九江历史最难忘的一天。
4号闸口发现泡泉,随后喷出直径1米高70公分的水柱。
泡泉和管涌相携而来,最可怕的情况出现了!
狂啸的洪水将大堤撕开一个5米多宽的决口,迅速扩大到40米、60米,狂泻而下,以44米高的落差直扑九江。
九江长江大堤决口!
数以千计的石料、沙包投入江水,瞬间就被洪水冲走。
沉车、沉船!但水流更加湍急洪魔无法制住。
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修筑一道弧形围堰!
8月8日南京军区副司令董万瑞将军临危受命,飞赴抗洪一线。
将军站在指挥台上登高一呼,斩钉截铁地说: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作为军人,我们别无选择,必须死保死守长江大堤,没二话可说。
这位威震台海,曾经指挥过"成功五号"和"联合96"演习的将军,把指挥部驻扎在最艰险的地方,竖起一块生死碑:"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
那晴天朗日下的船顶,就是一个高大的指挥台,它在士兵心中有如一面鲜红的旗帜。
将军大声跟战士们喊道:同志们有没有决心堵住决口,守住大堤?
几千名官兵齐声呼喊:有!那气壮山河的吼声,排山倒海,比狂啸的洪水还有力。
57岁的董万瑞,抗洪队伍中他最年长、军阶最高,如果不是肩上闪耀的将星,你几乎看不出他是一位将军。
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在救灾一线,和年轻的士兵一样,扛水泥、救人,一身军装沾满了汗水和泥巴,硬生生变成了酱油色。
不记得有多少次,57岁的董万瑞,跳入湍急浑浊的江水中,和二十多岁的年轻战士们,手挽手,建起封堵洪水的"人墙"。
高龄的他一直坚持在一线指挥,刚毅的脸庞,已晒得和所有的战士一样黑,脸上很多地方晒脱了一层皮,黑色和刚长出肉红色形成了对比。
他已经十分疲惫,三天三夜没合过一次眼,只吃过一个包子和一碗面条。
采访时,记者问,将军,你三天没睡了,要不要休息一下?
董万瑞嘶哑着声音激动地说:"我们的兵不睡,我们睡什么。现在决口是第一位。"
在董万瑞有力的指挥下,大堤上人头涌动,将士们喊声震天,他们的激情能让浑浊的江水沸腾。
5天5夜,汹涌的洪水咆哮着,三万官兵不眠不休,救百姓,打桩、找沙袋……
比江水更燃的,是他们的激情。
在抗洪的队伍里,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红色尖刀连"排长,他被公认全排最黑,战士们称他为"酋长"。
这位最拼命的人,就是董万瑞的儿子,董三榕。
董万瑞把唯一的儿子,送到了抗洪一线,送进了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尖刀连"。
抗洪这些天,董三榕只见过父亲两次。
那天他和士兵们加固大堤,正干得热火朝天,正遇到父亲检查施工路过这里。
"怎么样?"父亲董万瑞问。
"还行!"董三榕回答说。
说完,董三榕又扛着沙袋,和父亲擦肩而过,继续堵口子。
董三榕第二次见到父亲,是父亲来慰问最苦的"红色尖刀连"。
他惊喜地赶快跑过去。看见父亲晒得面容黝黑,手臂上、脸上的皮肤脱落得斑斑驳驳。他不由得一阵心酸。
但是将军看着跟他一样黑不溜秋的儿子董三榕,却一脸严肃。
"学会抗洪了没有?"
"什么是管涌?"
"怎么发现处置这些隐患?"
见董三榕一一对答如流,他才稍微有些满意,点点头。
临走,董万瑞抬起自己晒伤晒黑的右臂对儿子说:"看看你的手,还没我晒得黑。我这已经爆开第三层皮了,你至少得晒成这样才合格。"
儿子没日没夜地抗洪奋战,他不说心疼,没有安慰。董万瑞就是这样严厉的父亲,但他却把更多的柔情,给了自己的士兵们。
部队征用了一艘民船,船主看到董万瑞将军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连续作战,他主动将唯一带空调的船舱腾出来,让将军休息。
然而董万瑞立刻将这个船舱让出来,作为抢救在抢险中中暑病倒的官兵,以及给伤兵们休息的场所。
他自己却爬上陡峭的梯子,走到没有任何遮阳保护设施的船顶平台,顶着烈日指挥作战。
将军说,"我要和战士在一起,决口没堵住,我绝不下来。"
面对洪水,他多么彪悍、刚强,可一说到他的兵,他的心疼写在脸上。
将军不知多少次,被战士不顾生命勇堵决口的英雄事迹感动然泪下。
记者来采访时,他总是说,不要写我,要多写写奋战在一线的官兵们。
"你要我讲官兵中有多少英雄,我说不清。但我可以告诉你,他们中每一个人都是英雄,都有一串催人泪下的故事。"
铁血将军,布衣情怀。
8月12日下午,奇迹发生了,九江决口终于堵住了,胜利了!
大堤上,庆祝着这个艰难而伟大的胜利。官兵们尽情欢呼,声音震天动地。
惊天地泣鬼神的五天五夜鏖战,终于换来了中国人民的狂欢,战胜天灾的伟大时刻。
技术专家组组长杨光煦说过:
"这样的军队,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的。西方虽然有高科技,但没有这样的部队来施工,碰到像九江这样的决口,是没法堵起来的。"
这是董万瑞将军和三万官兵创造的伟大奇迹。
将军激动地看着这一幕,默默地从合龙口走下来。看着大堤上体力严重透支的战士们,董万瑞站在帐篷前,泪如雨下。
人民群众如潮水般涌来,他们热情地欢呼,感谢解放军用生命保护了他们的安宁。
英勇完成任务的士兵们,身上都是伤,泥巴还没洗去,就登上了专列,赶回部队。
董万瑞伫立在站台,望着那些疲惫,带着泥土的年轻笑脸,他又一次流泪了。
他带来的兵,有些人要离开,有些人却永远留在了这里。
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0岁。
在完成抗洪救险工作之后,作为一名军人,董万瑞回到岗位,继续以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董万瑞又变成了那个铁面无私的老将军。
家里这么多亲戚朋友想当兵,找到董万瑞都没用,他一概不打招呼。董母单位分房,董万瑞说坚决不能要,理由是:"一家人不能有多套房子"。
女儿转业,部队和地方领导来询问董万瑞的意思,他不提任何要求。
2008年,董三榕正要提升团长。意气风发之时,父亲却泼冷水:“你这个团长,不干5年是干不明白的。”结果董三榕搭档的4任团政委,3个提了,他一直原地不动。
儿子气不过,父亲不以为然地说:“不要为当多大官奔忙,多大官叫大啊?要看看自己能担多大责。组织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要干就干好。”
在董万瑞的教导下,董三榕现在成为了副师级别军官,却没一个人说他靠父亲上位。
全家人从来不过生日,不摆酒宴,儿子结婚一切从简,董万瑞不让发喜帖、办酒席。
董万瑞是出名的"太难请",因为他最不爱吃请、请吃,连老战友们都不给面子。
退下领导岗位后,董万瑞的一根弦,依然绷得很紧,他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坚决谢绝"书法协会主席"等名誉,很多人想给他写传记、出画册,他一律婉拒。
刚直不阿,鞠躬尽瘁一辈子的董万瑞,因肺气肿入院治疗。一年多的时间,他带着呼吸机,只通过打手势和书写与人交流。
老将军弥留之际,气若游丝,对儿子的最后叮嘱依然是要他刚正为人,勇于奉献。
2017年2月9日,奋斗了一辈子的董万瑞与世长辞。他离开时形销骨立,却留给家人和世人留下无比丰厚的精神财富。
"戎马一生,清风两袖,铁血丹心昭万世;励兵台海,决胜九江,神州青史留瑞名"。
我们在熙熙攘攘的生活中,经常觉得筋疲力尽,万分疲惫。为了追求触手可及的"小确幸",有时候,我们患得患失。
但是,想想抗洪的战士们,想想河南暴雨中,穿越死亡之线,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中的消防兵们,没有他们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们的"小确幸",又何处可寻?
无论是岁月静好,还是大难当前,都有这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在,我们无忧。
我们总是被最勇敢最可爱的人保护得很好。
一百年前,黄埔军校门前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斯门。
舍生取义,护国护民。
一批又一批最勇敢的人,为此前赴后继,为祖国的强大,为百姓的安宁。
.END.
【文|云淡风轻】
【编辑|柳叶叨叨】
【排版|天天展颜】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三年两次自杀,抢别人老公,比琼瑶剧更毁三观的是琼瑶
民国名媛严仁美至今尚在,106岁高龄依旧优雅从容,回首皆是传奇
最后一个守墓人走了,守护名将袁崇焕390年,了不起的佘家人
2023-11-27 17:06:31
2023-11-27 17:04:16
2023-11-27 17:02:01
2023-11-27 16:59:00
2023-11-27 16:56:44
2023-11-27 16:54:30
2023-11-27 16:52:14
2023-11-27 16:50:00
2023-11-27 16:47:45
2023-11-27 16:45:30
2023-11-27 16:43:15
2023-11-27 16:41:00
2023-11-27 16:38:45
2023-11-27 08:31:02
2023-11-27 08:28:47
2023-11-27 08:26:32
2023-11-27 08:24:17
2023-11-27 08:22:02
2023-11-27 00:09:34
2023-11-27 00:07:19